房子的40年变迁从筒子楼到单元房满满的回忆

2024-10-26 12:34

  房子之于中国人,许久以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房子是家,是安宁,是避风港......在1980年住房商品化雏形形成后,普通中国人的“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从几代人共居一室的必需品,成为今天享受生活的“奢侈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凭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仅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

  筒子楼”往往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因此而得名。它当时也被称作“福利房”,一般是国有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而建造的住宅建筑,有不少筒子楼是用废弃的办公室或厂房改造而成。

  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平方米的面积,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曾有无数中国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

  筒子楼的尽头往往是洗漱间。一整层的住户,都要依靠它来完成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清洁工作。这里的住户早晨排队洗漱也是家常便饭。

  很多住户的家门口,会摆放简易的蜂窝煤炉灶,直至后来出现液化罐炉灶,楼道里长年被一种居家式的黑色笼罩,弥漫着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图为住户在筒子楼楼道里做饭。

  筒子楼虽然拥挤不堪,却也给不少人留下美好记忆。上班面对面的同事,下班门对门的邻居,邻里关系融洽,大人小孩楼上楼下随便串门。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烟飞溅、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也成了那一代人特有的记忆。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中国北方不少城市的筒子楼出现裂缝甚至成了危楼。打那起,砖混结构的楼房开始不受待见。上世纪80年代初,城市出现了新建的楼房居民小区,每家每户开始设置厕所、卫生间、客厅,“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

  单元房与筒子楼相对,相当于西方的公寓(Apartment),指设施相对完备,自成体系的独立房子,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住户除了出入自己的单元,无需和别人共用空间,对于住户的隐私保护的较好。但也有人称这种户型不鼓励邻里交往,因而促进了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冷漠。

  80年代初,居民解决住房主要是“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盼望着分房尽快轮到自己。然而,分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房小组要调查申请人的住房状况,还要根据申请人的各类情况和领导的意见、建议制定“住房分配细则”等等。那时候,房子还不算是商品,也就不存在交易

  80年代中期,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这意味着“新住房时代”正式开始。我国的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图为1989年北京市首批职工购公房领房证。

  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终结,中国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中国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房屋、房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

  90年代的商品房,加大了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的面积,较高档次住宅还有餐厅、书房、储藏室,卧室以外的居住空间大大扩展。权威人士说,以实际的居住面积算,当时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8平米。

  那时的住房已与现在的住宅比较接近,只是楼层往往不高,一般也没有电梯,装修费用比现在要便宜不少。

  步入21世纪,人们的住房选择更多,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雨后春笋般林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在追求宽敞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一场由福利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业化、市场化的重大转变。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由3.6㎡变为40.8㎡。同样大幅上涨的还有房价,买房问题如今已逐渐成为许多国人的心结。